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首页横向导航  成果申请书  成果简介及解决的教学问题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是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肩负着引领中国石油高等教育发展方向的历史使命。新世纪来临之际,全球激烈的油气资源竞争形势、我国石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能源战略的全面实施,对石油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学校以1998年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为契机,依托《面向21世纪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石油天然气学科专业规范》、《提高现代石油工程师素质能力的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等多个教育部和山东省教改项目,在覆盖石油勘探、开发、炼化、储运、制造等主要领域的7个石油类专业开展了综合性的改革与实践,主动适应了国家能源战略的发展需求

成果主要内容:

确立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适应力强、勤于实践、勇于创新,具有较强国际意识和石油精神的高级工程人才,对优秀学生要着力培养未来的行业领军人物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了以“三大培养计划、多元培养模式、四类资源平台、三项管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

1)设计了集专业培养计划、辅助培养计划、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于一体的本科培养方案,凸显了“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善创新,广视野、乐奉献”的能力素质要求。

2)实施了应用型、研究型、外向型等多元化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石油行业发展的多类型人才需求。

3)建设了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和石油文化等优质资源平台,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软硬条件支撑。

4)探索了针对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机制、教师学生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培养过程的评价调控机制,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了有效保障。

主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一是针对行业发展技术难度加大、海外战略实施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特点,如何确定科学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针对新的能力素质要求,如何优化石油类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三是针对石油行业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和学生自身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如何探索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四是针对80后、90后学生社会责任感弱化的趋势,如何加强石油精神、石油文化教育。

1998年以来,学校构建的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和实施的各项教学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培养了17000余名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66%的毕业生到中石油等世界500强企业就业。7个专业全部建成国家特色专业,制定的学科专业规范、实施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相关高校广泛推广。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高等教育》等国内主流媒体多次对我校的改革经验进行专题报道。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址: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