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成果从2000年5月“山东省高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改革”立项开始,到2009年12月质量工程及教改项目主体工作基本完成为止,随后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十几年来,该项目在研究中实践、在实践中改进,教学资源不断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1.教学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建成了一批可供校内外共享的优质教学资源
本成果建成了国家级、省级、校级8门精品课程、出版了17部教材、建成了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培育了国家、省级和校级3名教学名师和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等一批优质教学资源。不仅满足了本专业的教学需要,也为我校相关专业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所有精品课程网络教学资源实现了校内外免费共享。3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发行达40000册,并被西南石油大学、东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西安石油大学等高校采用。四个实习基地除满足我校专业实习要求外,近年来,这些基地已经成为油田企业的职工野外培训基地。
2.优质的专业教学平台促进了学生培养质量的明显提高
富有特色的专业教学平台培养了高质量的人才。近10年来,本专业毕业生受到油田单位一致好评,一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本专业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录取分数线逐年提高,近五年在全国主要生源地专业录取分数最低线高出一本线50分以上,已经成为学校的“热门专业”。各类实践基地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提供了良好条件。2007年以来,有14个团队入选国家级、30个团队入选校级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在随机调查的2005年以后毕业的学生中,许多已经成长为技术骨干或优秀青年管理干部。如2005届张宪国已经成长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优秀青年教师。已经发表论文30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项,是SEG 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会审稿人。2005届徐文龙在长庆油田已经成长为油气勘探技术骨干,发表论文15篇,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7项,获得局级技术创新奖7项,2次被评为中石油集团公司先进个人;2005届刘晖为中国地质调查局油气资源调查中心的技术骨干,,发表论文12篇,其中SCI收录3篇、EI收录2篇。2012年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41202076)。2010届陈栋在中原石油勘探局地质录井处工作,先后从事地质师、综合录井队长、项目管理等工作,2011年获得中原石油勘探局局优秀见习生,2012年获录井处优秀共产党员、中原石油勘探局优秀青年干部。2006届余永进在长庆油田公司采油二厂地质研究所工作,任油田规划室主任,先后于2008、2010年荣获采油厂、长庆油田公司“优秀员工”;2011年荣获采油厂原油产量重上200万吨“特别贡献奖”,先后获市局级科技进步奖4项,发表论文8篇。
3. “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全面提高专业教学平台建设水平”的专业改革和建设思路,对相关专业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推广价值
本成果的精品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资源开发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团队建设经验,分别在2008年石油高校勘探类专业教学研讨会,2009年第三届“大学地球科学课程报告论坛”,地质教育研究分会2013年会,2008、2010年和2013年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矿类、地质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会议,以及2013年“高校地球科学课程系列报告”会议上作重点介绍,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和好评。项目组教师2000年以来发表相关主要教学论文36篇,主要论文的引用70余次,受到广泛关注。
2013年6月山东省教学成果鉴定专家委员会鉴定时认为:“该成果在形成资源勘查工程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形成的优质专业教学平台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对国内同类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