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首页横向导航  总结报告  成果建设的主要内容

()优化三大培养计划,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

1999年,学校为主动适应国家本科专业目录调整以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教改革新形势,在全国高校率先提出了集专业培养计划、辅助培养计划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三大计划于一体的本科培养方案,并经过20032008版两次调整,其结构、内容体系更加优化。其中,专业培养计划是培养方案的主体,搭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三大课程平台,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辅助培养计划是专业培养计划的拓展,明确15个第二课堂学分要求,引导学生积极从事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活动;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包括辅修和双学位,旨在为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的机会。三大计划相互支撑、融为一体,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而且为学生的个性、自主发展提供了多元化路径。新的石油类专业培养方案更加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新特点、新趋势,更加注重融入行业发展的新需求、新成果,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厚基础、宽口径:丰富通识教育课程,拓宽学科基础课程,使通识教育、学科基础类课程的比例提高到70%,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行业发展需求,进行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灵活设置专业方向或系列课程模块,增强学生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强实践、善创新:构建由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实践环节组成的分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将实践教学比例提高到30%以上,确保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不断线。通过增加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型课程比重,专门开设创新教育及创新实践课程,并提出必选学分要求,强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广视野、乐奉献:增加语言技能类、外国文化类、专业外语类课程比例,开设国际规则、经营、管理和法律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灵活设置适应国际化人才需求的专业方向,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专业课程、石油工业概论性课程、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辅助培养计划和专业实习等为载体,融入对学生的石油精神教育,培养学生报效祖国、献身石油的决心。

(二)实施多元培养模式,适应行业发展的不同类型人才需求

为主动适应石油行业发展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学校在优化本科培养主方案的同时,在石油类专业实施了多元化的培养模式,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1.校企融合、产学互动,培养应用型工程人才

产学研结合一直是学校人才培养优势与特色。建校之初,各专业的第一个教学计划、第一批教材和第一批科研成果都是产学研结合的结晶。上世纪90代初,学校依托国家教委“九五”产学合作教育试点项目,在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系统地实施了“311”、“4+1”等培养模式,先后获得中国产学合作教育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002年开始,学校紧密结合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特定需求,实施订单式培养,共联合培养2000多名企业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学校成为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经过几年试点形成了“3+1校企联合、双师指导、“5个共同”的成功模式,即学校与企业共同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建设实践基地、共同考核培养效果。目前共有579名学生参与“卓越计划”培养,156名学生已经毕业。

2.加强基础、强化创新,培养研究型工程人才

作为石油高等教育的开拓者和引领者,学校始终把培养行业领域的拔尖创新人才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2003年,学校设立基础强化班,对优异生按学科大类进行“2+2”两段式特殊培养,2013年又在前期基础上开设了理科实验班,前两年不分院系和专业,统一加强数理外、计算机以及学科群基础知识的学习,第三年进行分流,按专业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每年培养学生近100名。2010年,学校在石油工程、资源勘查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3个专业开辟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特区,前期加强数理基础,后期强化科研能力训练,全程为学生配备优秀教师担任导师,并在核心课程中推行研究性教学,目前共有245名学生在特区班学习。

3.面向国际、开放办学,培养外向型工程人才

为更好地适应我国石油海外战略的实施,学校探索了多种外向型人才培养方式:一是针对我国石油海外战略逐渐向俄罗斯、中东等地区转移的特点,在石油类专业开设俄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强化班,共培养学生264名;二是通过学生互换、学分互认、学位互授等形式,与国外20余所高校建立“2+2”、“2+1+1”等联合培养模式,出国学习学生大幅度增加;三是开设英语、俄语等辅修、双学位专业,每年约有60名石油类专业学生获得证书;四是与中石化、阿尔卑斯等跨国公司组建“国际班”,在确保专业能力培养的前提下,重点强化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和国际化视野,共培养学生300余名。

(三)建设四类资源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优质化

按照“学科专业一体建设、教学科研紧密结合、校内校外优势互补、软硬环境共同育人”的建设思路,以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建设为契机,全面建设学科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和石油文化四类优质育人资源,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1.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师资,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

学校拥有覆盖石油工业主要链条的石油学科专业体系,其师资力量、科研水平一直居于国内石油高校领先地位。所属学科中,有5个国家重点学科和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院士5人、省部级以上高层次人才38人,专任教师中9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75%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学校依托国家重点学科和高水平师资,按照“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以科研优势反哺本科教学,以知名教授引领教学团队”的思路,将7个石油类专业全部建成国家特色专业,5个专业建成教育部“卓越计划”、“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培养全国优秀教师、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4人,建成国家级、山东省教学团队9个,有效提升了专业建设的整体水平。

2.实施“精品化”建设工程,建成高质量的课程教材

实施“知名教授引领带动,教学资源立体开放,教学内容趋向前沿,教学方式灵活创新”的课程教材“精品化”建设工程,石油类专业核心课程均建成了成熟、完善的省级以上精品课程与教材体系。为有效提高课程教材的建设质量,积极鼓励教师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广泛参与高水平科研项目,并及时将学科前沿知识和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新开课程、教学素材、实验项目和教材内容。目前,石油类专业已建成4门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视频公开课程、31门山东省精品课程;获得2部国家精品教材、2部国家优秀教材、22部国家级规划教材、11部山东省优秀教材。

3.校内校外优势互补,搭建实践创新能力锻炼平台

广泛拓展校内校外两个空间,充分利用教学科研两种资源,建成了资源丰富、共享开放的实践育人平台。一是按照“中心化、开放化、集约化”的思路,推进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实现教学与科研实验室全部面向本科生开放,共建成3个国家级、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二是依托产学研结合优势,建设了工业化、综合性的多个大型校办企业,广泛联合各大油田和校外企业,共建了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5个实验室与84实习基地,为学生现场接触生产实际、实现毕业设计真题真做提供了条件,石油类专业95%的毕业设计选题来自生产实际;三是以实习实践、毕业设计、大创项目等为载体,将科研资源优势、实践条件优势转化为创新人才培养优势石油类专业80%的毕业设计选题来自教师科研项目,40%的学生参与各级各类创新项目和学科竞赛,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4.加强石油文化资源建设,进行立体化石油精神教育

实施“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典型育人”立体化育人方式,加强石油精神教育,使学生牢固树立学石油、爱石油、献身石油的报国志向。一是开设《石油工业概论》、《石油文化概论》、《走近石油》等通识教育选修课程,在思政课、专业课教学中贯穿石油文化教育,通过课堂主渠道使学生系统了解石油知识、学习石油精神。二是强调实践育人,一方面通过志愿服务节、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品牌活动,深化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另一方面组织学生深入企业开展专业实习、社会实践、专题调研等,与石油工人同吃同住,在生产现场真切体悟石油精神。三是注重环境育人,学校以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为校风,以《创造太阳》为校歌、校标,在校内建立校史陈列馆、石油井架、文化长廊等,注重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石油元素,使学生耳濡目染地熏陶石油精神。四是实施典型育人,开辟“校友论坛”,邀请“校友之星”参加开学、毕业典礼及学生座谈会等,以杰出校友的创业经历和先进事迹教育感染学生。据统计,石油类专业每年有90%的学生投身石油行业,其中有200余名学生志愿到西部建功立业。北起天寒地冻的松辽平原,南到北部湾深处的南海油田,西起飞沙走石的戈壁荒漠,东至波涛汹涌的渤海湾畔,无处不活跃着石大学子的身影。

(四)构建三项管理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

学校建立了针对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机制、针对教师学生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针对培养过程的评价调控机制,为实现培养目标要求提供了机制保障。

1.建立长效性的合作共赢机制,实现校企深度融合

2003年,学校与四大石油石化公司组建理事会,遍及全国的93大企业成为理事单位;2004年,学校成立董事会,拓展了吸纳企业、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的新渠道。依托理事会、董事会桥梁纽带作用,校企双方广泛合作,互利共赢:一方面,学校充分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和科研能力优势,积极参与企业的科学研究、人才培训、文化服务等工作;另一方面,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引智入校、双导师制、联合培养人才、共建实验室与实习基地等促进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2.建立科学化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教师学生积极性

学校制定《本科教学激励机制实施意见》,对开展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参与试点班培养、指导学生科技创新等方面的教师给予教学奖励及工作量计算,并设置教学名师、教学优秀奖、优秀指导教师等奖项,充分调动教师投入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要求知名教授担任专业、课程、团队负责人,要求工科专业教师必须参加半年以上的工程实践能力锻炼,有效地保证了人才培养质量。在学生评价方面,实施覆盖学习成绩、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等多方面指标的《综合素质测评体系》,引导学生实现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针对各类培养模式试点班,制定了专门的学生管理办法,设立一系列鼓励学生学习与科技创新的奖学金和专项基金,实现了优才优育。

3.建立全方位的内外评价调控机制,不断优化培养过程

坚持开展专业满意度调查、培养质量社会评价、毕业生跟踪调查等工作,定期到各大油田、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进行调研走访,及时获取毕业生质量信息,不断改进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全程式的校内评价调控机制,以“专项评估与分类督导结合,过程监控与质量评价并重”为指导思想,坚持开展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督导听课、学生评教、实验实习检查等5项专项评估检查,形成了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内部保障体系。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址: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