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当前位置: 首页  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的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首页横向导航  成果申请书  成果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法

根据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高教改革的新形势,结合办学定位,确立了培养目标,构建并实践了以“三大培养计划、多元培养模式、四类资源平台、三项管理机制”为主要内容的石油类专业人才培养新体系。

1)优化三大培养计划,满足行业发展对人才能力素质的新要求。其中,专业培养计划是主体,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辅助培养计划是拓展,明确15个第二课堂学分要求;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包括辅修和双学位,旨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跨学科学习机会。培养方案通过促进石油领域学科交叉、灵活专业方向,增强学生发展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构建基础型、综合型、创新型的分层次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增设培养国际化能力的课程和专业方向,增强学生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以课程、实习、辅助培养计划为载体,融入对学生的石油精神教育。由此凸显了“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善创新,广视野、乐奉献”的能力素质要求。

2)实施多元培养模式,培养适应行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工程人才。一是依托产学研结合的办学优势与特色,在“311”、“4+1”等产学合作教育试点的基础上,开展订单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等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二是坚持实施基础强化班,探索开展理科实验班、拔尖创新人才培育特区等培养模式,通过加强数理基础教育、强化创新能力培养、推行研究性教学等措施,培养行业领域的研究型工程人才;三是面向石油海外战略,探索开展了多种外向型工程人才培养方式,主要包括实施俄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强化试点,与国外高校联合培养,与知名跨国企业举办“国际班”,开设英语、俄语等辅修、双学位专业等。

3)建设四类资源平台,实现人才培养过程优质化。充分发挥石油类学科的国内领先地位和资源优势,按照“以学科建设促进专业发展,以科研优势反哺本科教学,以知名教授引领教学团队”的思路,建成高水平的专业和师资队伍;全面实施课程教材“精品化”建设工程,建成被石油高校广泛采用、高质量的课程教材;广泛拓展校内校外两个空间,充分利用教学科研两种资源,搭建资源丰富、共享开放的实践育人平台;实施“课程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典型育人”的“四育人”方式,打造全方位开展石油精神教育的石油文化平台。

4)构建三项管理机制,确保人才培养目标有效实现。建立完善针对校企双方的合作共赢机制、针对教师学生的激励约束机制和针对培养过程的内外评价调控机制,为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提供了保障。

 

版权所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地址: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西路66号   邮编:266580